企业动态

从“海鲜陆养”到“空中鱼厂”武汉鱼类养殖不断突破“鄂电红马甲”助力武汉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

来源:安博体育电竞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30 21:36:54

  从2023年开始在武汉逐渐兴起的“海鲜陆养”新模式,如今又有了新的突破。连日来,极目新闻记者走访调查了解到,在本地“专精特新”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企业的研发助攻下,身处内陆地区的武汉,不仅能进行工厂化循环“海水”的海鲜精养,还能实现写字楼里的智慧化、集约化水产养殖。

  同时,为助力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武汉市有关部门也围绕实际的生产需求来做了全方位的全力保障。

  7月16日上午,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武昌徐东商圈里的数创大厦26楼。一座智慧化的水产养殖工厂就坐落其中,距离地面近百米,能够说是名副其实的“空中鱼厂”。

  进门处,记者看到了一个名称:湖北省水生物种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“我们这里既是一个养殖工厂,也是一个‘海鲜陆养’的展示中心,更是一座研发基地。”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刘帅介绍,这座“空中鱼厂”的面积不大,但所有的绿色养殖循环系统齐全:“能够说是一个‘微缩版’的智慧鱼厂,能够直接进行完整的、全链条水产养殖。”

  “空中鱼厂”的中间,分别有一个养殖铜鱼的淡水池、一个养殖石斑鱼的海水池。每个鱼池的直径约两米,水深近一米。鱼池背后排列着几个大小各异的蓝色“大罐子”,分别是微滤机、蛋白分离器、生物床等设备,也是养殖池的水循环系统。

  记者注意到,在这些设备的旁边,来自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“鄂电红马甲”正在对电气设备的开关、室内的电力线路等设施进行仔细检查,确保这座“空中鱼厂”能够稳定用电,平稳运行。

  如果说“空中鱼厂”是一座“微缩版”的智慧养殖场,那么位于武汉市经开区(汉南区)的中科瑞渔水产养殖基地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型“海鲜陆养工厂”。

  走进这座总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的养殖工厂,展现在记者眼前的,是多个海鲜陆养的大鱼池,以及将此前“空中鱼厂”各种养殖设施“等比例放大”的水循环设备。

  “我们基地里现在主要是培育和养殖龙胆石斑鱼,很快就能实现自主育苗。”基地负责人匡亮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在成功应用了一整套智能化的水循环净化系统以后,养殖池中的氨氮亚盐总体保持在0.2毫克/升以下。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,也能保持比较好的水质指标。

  正是因为数字化水循环系统对整个工厂养殖如此重要,这座海鲜陆养基地对电力能源的稳定供应要求非常高,在养殖高峰期里,一天最高用电量达到近3000千瓦·时:“在我们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中,水循环系统不能停。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电力供应必须稳定、不间断。尤其是在夏天、冬天的用电高峰,我们仍旧是很紧张的。”匡亮介绍,每当用电高峰期到来前,当地供电部门都会上门检查工厂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情况,尤其是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,要确保工厂能够稳定生产。

  能够在内陆地区的武汉实现“海鲜陆养”,水环境最为重要。那么鱼儿生活的“海水”从何而来?

  在基地的养殖工厂外,记者看到了一包包“杀菌浓缩海盐”。这就是海鲜陆养的“海水”来源。

  匡亮告诉记者,在过去,要在内陆环境里精准模拟海水的生态环境,就需要从沿海地区购买海盐卤水,再进行淡化处理。“这种方式的成本很高,但是效率却不高。”匡亮说,他们的科研团队通过超膜过滤的纯净水,加上杀菌浓缩海盐等,成功将内陆淡水转化为与海水成分高度一致的环境,海盐的调配比例保持在15‰——18‰,破解了“海水环境”的难题。

  不过,在解决“海水”盐度问题以后,科研团队继续攻克“水温”需求。原来,以石斑鱼为代表的海鲜鱼类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温度为25℃至28℃。这就需要通过工厂里的设备来进行精准控制:“我们的水循环系统、水温控制系统都需要不间断供电,以此保持鱼儿的正常生长。”匡亮说。

  就在记者探访的过程中,身穿“鄂电红马甲”的供电人员正在对工厂配电房的开关进行检查,仔细测试工厂内电力线路的安全运作情况。

  “现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,我们主要关注工厂的各类电气设备不能出现过热的情况。”国网武汉市经开区(汉南区)供电公司湘口供电所相关负责人介绍,因为“海鲜陆养”基地对供电质量要求很高,日常的巡视和检查必须特别细致:“特别是他们铺设的线路绝对不能存在漏电隐患。我们会重点检查,保证整个线路的绝缘安全。”

  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武汉的“海鲜陆养”创新模式从2023年初开始兴起,慢慢进入相对更加成熟的阶段。相关企业在农业、电力等部门的支持与保障下,正在闯出更大的市场。

  “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标,就是实现自主鱼苗培育,开拓更大的市场,帮助更多企业或个人进入‘海鲜陆养’行业。”匡亮和记者说,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,1立方米的水体可以养殖60公斤到70公斤的石斑鱼,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,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,还能节约更多的水资源,大幅度的增加产量。

  同时,业内人士也介绍,根据前期的“海鲜陆养”的市场供应和反馈情况去看,这种养殖和销售模式与传统空运相比,成品鱼无需经过长途运输和暂养,很快就能直接送到当地市民的餐桌,新鲜度和口感更有保障,物流成本能降低30%左右,提升了市场竞争力。

  “对这类用电需求高的新质生产力养殖业客户,我们不仅常态化地开展上门用电体检,还对客户的供电线路,进行高频次的巡视运维。”国网武汉市经开区(汉南区)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周磊介绍,在武汉入伏后的高温、暴雨雷电频发的天气下,该公司专门成立了服务专班,能够更快速响应,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,满足新质生产力企业稳定、不间断用电的需求。

  从传统露天渔场的“靠天吃饭”,到现在借助智能化设备打造出一座座“陆地鱼厂”、“空中鱼厂”,武汉的“海鲜陆养”模式已然让鱼类养殖进入到工业化时代,实现了品质和产能的双提升。面对这种带来新消费活力的新质生产力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也表示,接下来将全力提供较为可靠供电保障,让更多来自武汉的“陆养”海鲜源源不断地游上全国人民的餐桌。(图片由通讯员毛强拍摄)


上一篇: 【48812】怎么别离蛋黄和蛋清不必东西

下一篇: 【48812】东营市河口区:工厂化循环养殖 拓开渔业发展新路

相关文章推荐